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国学宝宝起名字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国学宝宝起名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哪些名字听起来好听并且有诗意,深层次含义?
李讷、李敏。
相信大家都知道她俩是***的女儿。我父亲最尊重***,也最喜欢他老人家的诗词,当然也喜欢读跟***有关的一切书籍,包括逸闻趣事。
初中的时候,有一次由于同学间的传话,跟同学闹了一点矛盾。父亲批评教育我的一句话是:“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当时并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懵懵懂懂的。
及至后来要出外读书,父亲千叮咛万嘱咐,要我在外好好学习,也要好好做人。末了又提到了这句话。我仍然不知其所以然,父亲说这是《论语》孔子说的,***也非常喜欢的一句话,意思是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所以在延安的时候***给两个女儿起名叫李讷李敏,就是希望她们要做一个说话谨慎或者是少说空话多做实事的人。自此才明白李讷李敏名字的深刻含义,她包涵了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殷切期望,希望她们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人,而不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这句话引申的含义就是告诫人们说话应该谨慎,因为祸从口出,说话不谨慎,伤害自己又伤害他人,招来麻烦甚至招致灾祸。更适用于互联网言论自由时代,说话要三思而后行,有理有据有节,不能信口开河,口无遮拦,做一个文明守法的公民。
大鹏展翅飞万里——鹏飞;
宝剑锋从磨砺出——砺锋;
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
不得顾***薇——***薇;
木欣欣以向荣——向荣;
学而不思则罔——学思;
古之有千里马——千里;
人似秋鸿有来信——秋鸿;
飞鸿响远音——飞鸿;
兴是清秋发——清秋;
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
群燕辞归燕南翔——南翔;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阡陌;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子衿;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德馨;
时纯熙矣,是用大介——纯熙;
视尔不藏,我思不远——思远;
越有杜生,既文且哲——文哲;
彼其之子,邦之彦兮——邦彦;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邦新;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当歌;
兕觥其觩,旨酒思柔——思柔;
枫叶荻花秋瑟瑟——秋荻;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静姝;
若不妬清妍,却成相映烛——清妍;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琼瑶;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惜夏;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春晖;
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溪清;
色求桃李饶,心向松筠妒——松筠;
迹慕青门隐,名惭紫禁仙——青隐;
忽因乘逸兴,莫惜访嚣尘——逸兴;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静初;
濯濯杨枝一种,韶华正清越——韶华;
竹里一枝斜,映带林逾静——逾静;
杜宇鸣春已歇,蔷薇尚有馀花——宇鸣;
水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梦泽;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向阳;
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芳菲;
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百川;
一叶扁舟轻帆卷,暂泊楚江南岸——楚南;
***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静如;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疏影;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南箫;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乾清;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跃文;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若兮;
路漫漫其修远兮,徐弭节而高厉——修远;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百舸……
鉴于您题干中没有限定“名字”的具体定义,我姑且按人物姓名处理,另外不知您是想起名字还是想讨论一下历史上存在的名字,我按历史人物的姓名来回答。
“好听”因人而异,每个人的喜恶不同。”富有诗意“,一般姓名为2-3字,想富有诗意确实不太现实。”有深度“,这个还是比较得到共识的。所以,我就按照自己的认知能力,试举几个。
本人认为,如果按时间划分的话,先秦时代的名字最有深意。(尽量挑选好听、富有诗意的)
1.俞伯牙、鲍叔牙
可能好多人会质疑我的选择,这名字既不好听又没有诗意,其实也没有什么深层次的含义,不过这是古代人起名字的一个典型,并且有文化常识存在其中,很有必要拿出来说一说,而且,我觉得挺好听的。
伯仲叔季,是兄弟依次排行的顺序,这个大家基本都知道,所以俞伯牙就是老大,鲍叔牙就是他家老三。
牙呢?更简单,就是孩子的意思。
所以,这起名字也挺容易的,不费吹灰之力,叫伯牙、仲牙的在当时估摸满街都是,不过他们成年后,基本很少有人直呼其名,比如鲍叔牙,基本别人就称呼他鲍叔、鲍子了。
这样的名字还有很多,譬如姜子牙、孔仲尼等等,孔子的“外号”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2.介子推
我了解这个人物是因为寒食节,大孝子的故事就不多说了,虽然这个名字看起来没啥深度,不过是我相当喜欢的名字之一。
“子”,古代男子的美称,不多说了,老子、孙子、孟子等等。
“推”,我确实不知道当年他家长给他起这个名字是啥用意,当什么讲,不过我甚是喜欢名字尾部带个“推”字,我当年甚至想改名为“孙推推”,我认为显得可有文化了。
3.烛之武
大多数人了解他应该是“退秦师”,这里要普及个知识,可能好多人都是知道的,古代有姓氏之分,比如投江的屈原,其实是芈姓,屈氏,这个想必大家都知道。
烛之武就是以邑为氏,他是郑国烛地叫武的人,故名烛之武。
“之”也是个用法,其实上面提到的介子推也叫介推,还叫介之推。
我想,好多朋友肯能会联想到一个当下名人,朱之文。
我觉得春秋战国时期好名字真是太多了,比如高渐离、田辟疆、嬴胡亥等等,就不一一解释了,至于好听与否,还需依个人口味。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国学宝宝起名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国学宝宝起名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