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起名字的来历和含义周口宝宝如何取名字
周口起名最好的***谢咏老师~周口起名字的来历和含义,周口宝宝如何取名字
周口起名字的由来和含义,周口起名最好的***谢咏老师谈周口起名字的来历和含义,周口宝宝如何取名字,周口是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地名,很多人都好奇周口取名字的历史和变迁,这里中国姓名学家谢咏老师就收集整理了关于周口起名字的由来简介,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仔细阅读一下,***如你在起名改名方面遇到了困难,都可以找谢老师来为你分析~
其实,周口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但这个周口,不是北京周口店。周口店是北京市房山区下辖的一个镇,因为发现了北京猿人的遗址而闻名于世,可是,很多人习惯性把周口店人叫成周口人,是不对的。“你来自云南元谋,我来自北京周口,牵着你毛茸茸的小手,轻轻地咬上一小口,啊!是爱情让我们直立行走!”这首诗,把周口店简称为周口,其实只是为了押韵而已。
都说要想了解一个城市,就要先从了解它的地名开始,那么...作为周口人,你了解周口这个地名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
生活了很多年的城市,被人问到地名是怎么来的时却哑口无言,是不是很没面子,地名如人名,一个名字代表着一个地方的特色,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渊源与意义,地名,就是一座城市的身世。“周口”地名起源于何时?为何说其曾因水而兴,因水而衰。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走进周口,来见识一下多年前那个你不知道的它。
(2)谢咏老师简介~
本文由中国姓名学取名***谢咏分享阅读,旨在探索城市姓名历史和人文底蕴,文章来源于网络收集,如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座城市的姓名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我们的先人在不断总结当地风土人情,和人生百态的基础上进行的高度提炼概括出来的,而我们个人的姓名不仅仅是终身在运用的,同样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所以谢咏老师提醒朋友们我们自己的姓名也需以命理格局和数理配置结合相辅相成方为正宗,谢咏老师一生致力于周易与姓名文化的研究运用,***取正统命理之核心五行喜用神起名,堪称姓名之精髓,如果正准备取名或改名字的朋友,或者在姓名方面遇到疑惑的朋友,都可以联系谢老师来帮助分析~
周口市位于中国河南省东南部,沙河、颍河、贾鲁河汇流于此,将市区分为南、北、西3个部分,有“小武汉”之称。
周口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距今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太昊伏羲氏在此建都,定姓氏,制嫁娶,燃起了人类文明的第一缕曙光。炎帝神农氏播种五谷,开创了中华民族的远古文明。
(3)谢咏老师~周口起名字的来历
周口古属陈国,《诗经.陈风》赫然在目。战国末期,为楚都所在地,史称郢陈。秦末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在此建立张楚***。两汉时期,陈为皇子领地,繁荣昌盛,富甲一方。魏晋以来,以淮阳为中心历次设郡置府。明清时期,周家口是西北与江南物资交流的重要枢纽,曾被称为河南四大商业重镇之一。
周口市内主要的河流“沙颍河”的航运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之前,它曾是著名的鸿沟水系和历史上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的最重要区段“通济渠”的组成部分。
明朝初年,随着沙颍河漕运的开通而开始发展,最初的集镇也逐渐由沙河北岸扩展到南岸。为了满足两岸商贾往来的需要,一户姓周的人家在南岸的子午街(今川汇区老街)开辟了第一个渡口,“周家口”也因此得名。
当时,由于周口境内河道纵横,水上运输极为便利,于是,商贾云集,行店林立,舟车辐辏,市场繁荣,周围数百里的农副产品多聚此销售或经水运转销各地,沙颍河航运可直达南京、上海。周口也以河南四大名镇之一而称誉中原,更有了“小武汉”之别称。
《周口市志》记载了当时沙颍河的繁荣景象:“那时沙颍河中桅樯林立,烟火万家;河岸上水陆交汇,财货堆积如山。白天,千船竞发,桅帆林立,布满河道,搬运装卸货物者来来往往;晚上,渔火点点,歌声阵阵。”
明朝万历年间翰林学士熊庭弼也曾为周口题诗:“万家灯火侔江浦,千帆云集似汉皋”,也为今天的周口儿女对“沙颍河”往日的辉煌提供了一个无限的遐想空间。明代万历年间,贾鲁河河道疏浚完成,于是周家口成为南接江淮,北通山陕的重要商品集散地。
清初的五十年间,贾鲁河疏浚达十次,以确保河运畅通。清朝乾隆年间,周家口镇的发展达到顶峰,开辟渡口16个,拥有街道116条,常住居民数万人,流动人口达数十万人。
清朝中后期,海运逐渐取代河运成为南北物资运输的主要渠道。
1843年,黄河在中牟决口,致使贾鲁河淤积,贾鲁河北上开封的航道被阻,自此再未恢复。周家口镇的商业开始走向萧条。
咸丰同治年间,捻军战乱波及周家口,镇内的许多庙宇建筑“三次焚毁,几至于尽”。
1901年京汉铁路全线通车,周口以西数十公里的漯河因地处铁路沿线而吸引了大量商民,周口也彻底告别了古代“万家灯火侔江浦,千帆云集似汉皋”的繁华。
1938年,黄河花园口决堤,正值汛期的黄河改道,顺贾鲁河颍河而下。周口一带成为黄泛重灾区,受灾长达九年之久。
(4)谢咏老师~周口的历史沿革
“周口”历史悠久,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淮阳,古称宛丘,相传为太昊之墟、神农建都之地。夏为豫州之域。殷为虞遂封地,厉(音lài,今鹿邑东)系活动中心。周武王封舜后妫满于陈,是周首封十大诸侯之一。
春秋时期:仍为陈国,辖邑历经变化,今区内有,防(治今太康老冢附近)、柽(音chēnɡ,治今淮阳城西郑集附近、相(治今鹿邑东部,后称苦)鸣鹿(治今鹿邑县西部)、株林(今西华西夏亭),辰陵(治今扶沟县南部)、项(治今沈丘县槐店)、顿(治今项城县南顿);区外有,壶丘(治今新蔡县东南部)、株野(治今柘城县城)、沈(治今平舆县北射桥),另说今临泉县城)、焦(治今安徽省亳州市)、夷(治今亳州市东南35公里处,一名城父)、留(治今开封市陈留镇),其中沈、项、顿三个子国,系受陈国保护的附属国。
战国时期:公元前479年楚灭陈,以陈为县。公元前278年楚顷襄王徙都于此,为“郢陈”,称“西楚”。
秦统一全国后置陈郡,统县12:陈、固陵(治今淮阳县城北21公里柳林集)、阳夏(治今太康县城)、苦(音hù,治今鹿邑)、项(治今沈丘县槐店),另有汝阴(治今安徽阜阳市)、寝(治今安徽省临泉县城)、新阳(治今安徽省光武附近)、柘(治今河南柘城县)、平舆、上蔡、新蔡。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吴广在陈定都,国号“张楚”。
(5)谢咏老师~霸王别姬的故事就发生在周口
垓下聚与霸王别姬的故事
垓下聚是西汉刘、项最后一场决战的聚集处。在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城东、太清宫以西的隐山遗址一带。现虞姬墓尚存,2011年11月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说起垓下聚地名来历,还有一番悲壮的历史故事哩。
秦朝灭亡后,各路反秦将领中势力最强的就是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
为了争夺天下,他们又进行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楚汉两军彼此攻伐,相持不下。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角逐到了最后阶段,楚王项羽处弱势。迫于形势,与汉王划鸿沟为界,中分天下,西为汉,东归楚。
协议达成后,项羽遵守协议放回在战争中俘虏的刘邦父与妻,率楚军东撤。刘邦却***纳了张良、陈平之计,背信弃义,全力追歼楚军。“汉王追楚至阳夏(周口市太康县)南,战不利而壁固陵-今准阳县西北-,诸侯期不至。”项羽回击,于清晨发动突然反击,斩杀汉军近2万人,再次将汉军击败。刘邦率军退入陈城(周口市淮阳县),并筑起堡垒坚守不出,而楚军又一次合围了刘邦。
九月,刘邦***用张良计***取裂土封侯之法,使韩信从彭城驰援、彭越从梁地西进、英布从寿春北往,刘邦则率部由固陵而出,汉军近70万之众,形成从西、北、西南、东北四面合围楚军之势。项羽被迫率10万楚军向垓下后撤。十月,刘邦、韩信、刘贾、彭越、英布等5路大军集于垓下,完成了对楚军的合围。
为了瓦解楚军的斗志,刘邦再次***用张良计,令各兵营士兵夜奏楚乐高唱楚地的歌曲。
是夜,月色正明,寒风刺骨,夜风中四面隐约传过来一阵阵极为熟悉的楚歌声
人心皆背楚,天下已属刘。
韩信屯垓下,要斩霸王头。
熟悉的乡音惹起楚军儿郎的思乡情,将士大多离家已久,早已厌倦了终年的征战,军心动摇,纷纷丢枪卸甲,逃离楚营。
帐外乌骓哀鸣,帐中项羽夜不能寐,四面楚歌中他自觉大势已去,最放心不下的是追随他多年的虞姬。项羽起身,令人摆酒,与虞姬对饮,想痛饮几杯聊以解愁。想想自己戎马倥偬一生,九战秦军,直捣咸阳,如今却被刘邦困于此地,不由得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雅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听着这凄凉的歌,悲痛欲绝,舞剑娱君: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虞姬不愿拖累项羽,舞毕,只见虞姬手中之剑一横,往脖子上一抹,顿时气绝身亡。
项羽再无所牵挂,他强忍悲痛,将其葬于高埠之上。遂跨上乌骓马,像受伤的猛虎,率最后的八百子弟兵突破重围。至乌江畔,叹曰:“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叹无颜对江东父老,亦拔剑谢世
周口龙凤四胞胎出生取名“姗禾妩洋”,这一名字有什么意义?
在周口市西华县有一户人家出生了4胞胎,这4胞胎分别是三女一男。他们是由一位胎龄33周的母亲,在西华第一医院生产下来的,为了庆祝家园早日恢复原样,也为了帮助孩子们记住他们出生时的特殊时刻,于是孩子的父亲为孩子们取名:?姗禾妩洋?(山河无恙 ),也就是周昕姗、周昕禾、周昕妩、周昕洋。
一、河南
我们知道前段时间河南郑州以及其他的大部分县市都遭遇了暴雨的袭击,连续不断的暴雨淹没了河南大部分地区,而且还使地铁被淹没,甚至使很多房屋都遭了殃,甚至有人因此而上升,很多救援队都是带着救生艇来进行救援的。这场连续不断的暴雨给河南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因此作为父亲才会想要在孩子的名字上寄托对家园的希望。
二、无独有偶
此前还有周口的产妇产下四胞胎男婴,要知道4胞胎就已经罕见了,而且还是4个男孩子,这让孩子的爸爸十分激动,又哭又笑,在给孩子取名字的时候,最开始想要给孩子取名叫?国泰民安?,但是感觉我们现在已经实现国泰民安,所以就希望国家能够更上一层楼,所以孩子的父亲给4个宝宝取名叫?繁荣昌盛?,也是想要祝福伟大的祖国能够一直繁荣昌盛下去。
三、用名字来寄托美好的心愿
名字对中国人来说本来就有特殊的寓意,像古人取名字都会有一些比较好听的寓意,现代人取名字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来自古诗词或者楚辞之类的诗歌,名字讲究独一无二,也讲究带着家长的期待,更讲究带着美好的祝愿。所以给一个孩子取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也希望祖国就如同这8个孩子的名字那样一直繁荣昌盛,永远山河无恙!
河南周口龙凤四胞胎暴雨天出生取名“姗禾妩洋”,这个名字有何寓意?
从这几个字的读音以及字面意思上理解这个名字的寓意应该就是山河无恙,山河无恙这几个意思我们都知道是希望祖国的山河不会遭受到破坏,也是侧面表达了这家人对于国家的热爱。河南这个地方在今年出现了非常大的灾情,也就是下了很大的暴雨而且造成了很多危害。这家人也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生下来龙凤四胞胎。在下特大暴雨的时候河南这个地方有很多人受灾,当河南受灾的时候全国各地都争相驰援河南,有的人为河南出力,有的人为河南出钱捐物资。可能这家人正是受到了这样的感动或者被全国各地的人帮助了,非常感谢祖国以及全国人民,也就给他们的四胞胎宝宝取名?姗禾妩洋?。这个新闻也是在最近非常火,所以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事情,现在我就来谈一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这个名字大概就是希望祖国的山河完好,世世代代生活能够幸福。
山河无恙这几个字我们都接触过,在一些***里面或者在一些文章里面都读到过这四个字,山河无恙人间皆安表达的是对自己祖国风调雨顺的祝福,孩子的父母能够给孩子取这几个字肯定是希望国家发展会越来越好。
二、从孩子的名字我们可以看出这家人对于祖国非常热爱,也是非常感谢曾经帮助过河南的人。
我们不是当事人可能感受不到这家人对于国家的一些感情,但是从孩子的名字里我们可以侧面感受到这家人对于祖国非常热爱,因为曾经有很多人帮助过河南也可能帮助过这家人,对于别人的帮助我们都应该怀着感恩的心,对于国家更是要热爱,所以这个名字的寓意非常好。
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所以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民族。
不仅仅是今年河南的受灾,在去年年初武汉的疫情以及08年的汶川地震我们都能够感受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无论有哪个地方受灾了我们全国各地区都会争相驰援,这样表明了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团结非常优秀的民族。
我相信他们的孩子也会因为这个名字而感到自豪,
一、姓邢 二、男、女各一个 三、预产期:2013年3月9日 四、河南省周口市 五、起两个字中间带个“正”
邢景铄:盛美,盛明。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班固的《东都赋》:“铺鸿藻,信景铄,扬世庙,正雅乐。”
古人取名,常着意于名字的道德意蕴和审美意境,取字往往有出处,大多渊源于诸子典籍和文学名篇,甚至有“男必楚辞,女必诗经;文必论语,武必周易”的传统说法。因此,姓名作为文字符号并不能像某些***先生、风水***所说的那样决定人的命运,但它沉淀着历史文化的精神,体现着时代社会的信息,传承着家族血统的烙印,更凝聚着父母对孩子的深厚爱意和殷切期望,隐寓着不同的理想抱负、情趣、爱好与目标追求,它对人生起着很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愿你早日取名好名!
“周口”的名字是怎么来的,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吗?
周口得名出处周口原名周家口,得名于600年前沙颍河南岸周姓船户,往返摆渡的两岸第一个渡口——周家渡口。
明朝初年,附近农民为了交换农副产品,在沙颍河北岸,依岸结舍,形成自然集市(双日集)名为永宁集(今西名寨,沙河大闸北侧)。集市日趋兴旺,渐渐向东延伸到淮宁(今淮阳县)境内。当时永宁集地方设乡里,镇扰市面,分属淮宁、商水两县管辖。明永乐年间(1403 -1424年), 由于开发淮河、颍河、沙河漕运,沙颍河南岸又诞生贸易市场 (单日集),名子午街(今老街)。由于两岸被河水阻隔,物资交流不便,所以冲子午街北口开辟渡口。 那时,一个周姓船户往返摆渡,因而取名为周家渡口,周家口即从此得名。
周家口的繁荣开始于明成化年间那时,贾鲁河始通周家口与沙河汇流,河中行船可达朱仙镇(属开封),航运事业大为发展。因此周家口码头工人增多,周围百姓纷纷来此定居,方圆百里的商贩也多半迁入,沿河三岸鼎足之势形成。明万历年间(1573-1619 年),三岸相连,商务颇盛,一此商贾大户,依次在此开设了粮食、茶麻、杂货、饮食、中药等众多行店,由于货物转运频繁,又增辟了义渡口。
清顺治年间(14-161年),社会秩序安定,市场相应繁荣,外省商贾竞来经营,附近农产品,如粮、相、麻及皮毛等聚集在此成交。市场扩大,行业增多,货物吞吐量日益增加,原有渡口己不能满足物资运转及过往商旅需要,所以又先后浩河开辟了大渡口、小渡口、新渡口、上下齐埠口等多处渡口,沿河两岸,街房连接,水宁集东西已长达十余华里。康熙初年,商水县置24地方、永宁集地方1132户,周家口地方1919户,陈州管粮州判(为州之佐史)原在州制(今淮阳阳县城)内,康熙九年(1670 年)移设周家口,统管全镇市面,周家口遂成为繁荣市镇。
康熙、乾隆年间,周家口商务臻于鼎盛康熙、乾隆年间,社会安定,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周家口商务臻于鼎盛。安徽茶麻、两湖竹木、两广纸糖、天津食盐、山西铜铁、豫西山货、太康棉花、淮阳金针(菜),附近皮毛、粮油、牲畜等均在周家口市场交易,日成交额达30万元《银币)左右。牲备交易更为广泛,骡马行达180余家,有“南牛北马”之称,旺季日成交达600余头。此时,周家口的粮食交易也成为大宗,大型粮行28家,粮坊80 余家,年成交2亿斤以上。商业的繁荣,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当时周家口的手工业从业者达上千户,人口也急剧增加至20万。商户们根据经营货物和生产品种分行就市,致使当时的不少街道都以行业命名。此时,在周家口家居的各省商贾分别募捐,兴建同乡会馆近10处,手工业者捐资修建庙宇多达50余座。周家口广袤十余里,三面夹河,舟车辐辏。北通燕赵,南达江楚,西连秦晋,东通淮泗,成为河南省一大商埠,与朱仙镇、道口镇、社旗镇合称为河南四大名镇。
此时,沙颍河北岸比南岸繁华,从老衙门口(西老寨)到二板桥,再到德化街、磨盘街、关帝庙,到处都是做生意的、杂耍的、唱戏的、说书的。街道两旁的店铺、行市个个紧挨,应接不暇。二板桥两侧以及老街两旁密集的糖坊、姜行、茶行、烟叶行琳琅满目。西老寨的糖坊、面行、盐行比比皆是。还有河西的大马车场,河南、河北闻名四方的牲口市。三岸经常有新戏、大戏上演,七八个戏园子时常搭台“比武”,热闹非凡。
经历了100多年的鼎盛期后,周家口的衰落从清咸丰、同治年间开始此时,皇室糜烂、战事连连,致使生灵涂炭,许多农民不得已结捻而起。咸丰元年(1851 年)至咸丰八年(1858年),捻军曾4次攻占周家口,清军为了镇压捻军,于咸丰八年开始修筑周家口南北两寨,同年又重修了西寨。同治四年( 1865年),两江总督曾国藩为围剿捻军,议定以四省十三府之地设四镇重兵,以安徽临淮、山东济宁、河南周家口、江苏徐州为老营,各驻重兵,多储粮草,省有急三省支援。 并提出四镇之中,以河南周家口最为重要。驻周家口指挥的曾国藩曾率军在周家口一带数次围剿捻军,使周家口经济遭到严 重破坏。清朝末年,京汉、津浦铁路相继通车,周家口的航运事业渐渐衰落。民国27年(1938年),***当局扒开花园口黄河大堤,民国33年(1944年),日军侵占周家口,并于同年6月28日掘开沙颖河河堤,使周家口水患连年,完全告别了往日的繁荣与辉煌。
送给老家周口的话到目前为止,周口还不算恢复往日的繁荣昌盛,周口还有很长的中要走,虽然说这几年周口依靠棚户区改造形像有所提升,又合并了淮阳做为周口一个区,但是在河南众多地级市中排名还是比较靠后,成为人口***输出大市,努力吧周口,留住人才才是硬道理,大家说对吧?